找到相关内容1976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

    ,在宇宙中每一种事相都体现着六相相辅相成的圆融关系,并且不出达到佛智的法门,即玄门。该宗还认为,众生只要离开妄想,佛教所说的一切智、自然智、无碍智即可以现前,于是就可以成佛,得到解脱。在判教...方法叫作“格义”.另一种方法是将多种译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,叫作“会本”.东晋释道安法师就是较早采用这两方法来会解佛教义理。在佛门内部因理解般若空义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971301.html
  •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——蔡日新先生访谈录(续)

    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建立信仰的重要作用。在《华严经·无尽藏品》中,还开示了“信”(信一切法空、信一切法无相、信一切法无愿、信一切法无作、信一切法无分别、信一切...中国本来就有儒、道两文化思想存在,何以还要那么热衷地引进佛教文化呐?站在思辩的角度上讲,佛教文化确实在许多方面要胜过本土文化,因而对于我们的本土文化有很大的补裨作用,这就是佛教文化之所以被东土所吸收、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971421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观心论》校勘

    、龙谷本、金泽文库本、朝鲜版本、日本流通本)。 近有西口芳男整理 的《敦煌写本七对照〈观心论〉》问世(花园大学禅学研究第七四号抽印本〈一九九六、三〉 七本即P4646、龙谷本、S2595、S5532、S646、P2460、P2657)。在五本对校本和七本对校本 中,S2595和龙谷本是重叠的。因此,《观心论》实际共有写本。在五用来对校的本中, 以朝鲜版本比较完善。在七用来对校的本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471679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胜于声闻乘者,诸世尊唯依诸觉有情于大乘中显示最胜性,是故应知大乘为依诸觉者世尊有[9]殊胜所殊胜语。  若由此如来种殊胜所殊胜语显示大乘唯是觉者语性,遮声闻乘不入大乘,如是处不见于声闻乘说而见...陈真谛出,三译隋笈多等出,四译唐玄奘出,共经一百一十七年。西藏别有传本,约在西纪九世纪顷译出,距唐译又后23页百五十余年也。各译文句颇有出入,如所知依分种子五颂次句或云于二,或云二,末句或云任运后灭故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上慧。  不住苦寂(注8)说为彼果断。  三种觉者身,自性身、受用身、变化身,说为彼果智。  是处胜于声闻乘者,诸世尊唯依诸觉有情于大乘中显  示最胜性,是故应知大乘为依诸觉者世尊有(注9)殊胜...出,  共经一百一十七年。西藏别有传本,约在西纪九世纪顷译出  ,距唐译又后  23页  百五十余年也。各译文句颇有出入,如所知依分种子五颂次  句或云于二,或云二,末句或云任运后灭故,或云如任运 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

    第五章“佛教和耆那教文献中的文学成分”,已指出庞大的印度佛教文献中含有丰富的文学成分。深浦正文的《佛教文学概论》则将佛教文学体裁分为譬喻、本生、佛传、理想、赞颂等,山田龙城的《梵语佛典导论》将原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671747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起来走走,为一种调济身心的安详散步。至于经行的效果,《诵律》记有五利益。即:(1)剿健,(2)有力,(3)不病,(4)消食,(5)意坚固;又《四分律》卷五十九也说,时常经行能得五利:(1)能堪远行...如果能坚持坐禅,经上说有利益:(1)轻举妄动的举止会逐渐减少及至消失殆尽。(2)六根运作得宜。(3)病苦减低,气色红润。(4)记忆力增长。(5)忍耐力增生。(6)无执着心。(7)邪心改变成正心。(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
  •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

    2……等等,而每个区域上又可以有不同的强度等级,比如,若红色色觉可以分为10个等级,那么第i点的红色色觉可以有sri(0)、sri(1)、sri(2)……sri(9)等,sri(0)到sri(9)...心念活动都是刹那生灭的,属于六尘,而产生相应经验的背景则是六根。本文对此进行讨论。  一.五根的空间解释  1.几流行观点的辨析  经论中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第六根比较复杂,先讨论前五根。 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473525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漫谈

    阿难请问修行位次,佛先为说十二类众生(胎、卵、湿、化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有色、非无色、非有想、非无想)颠倒之相。   第八卷说明三摩提三渐次。次明五十七位︰干慧地、信、住、行、回向...微细魔事,即五阴魔等。   第十卷说五阴的行阴魔中外道(二无因论、四遍常论、四一分常论、四有边论、四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、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、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、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073942.html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看出一部《华严经》所阐  述教义在于无尽法界缘起,且此为诸经教之本,亦是开  发众生之性德。由此种种可以看出《华严经》所显示之  性质。而以上点原由,是就不同立场来开显《华  严经》之性质,如就...理性而  来(大正45?684下~689中)。  286 页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(20)如《摩诃止观》卷五上云:「夫一心具法界,一法界  又具法界,(则为)百法界,一界具三十世间,百 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